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重点专项“基于生成式AI大模型的危重症全局监护系统与智慧诊疗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汇聚国内重症医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探讨生成式AI在危重症诊疗中的融合应用,推动智慧医疗创新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会议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院长颜苗主持,中南大学副校长黎志宏,中南大学科研部部长李启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柴湘平,贵黔国际总医院马朋林教授,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杨毅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陆国平教授,福建医科大学沈晓沛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丽娜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金秀教授、黄佳琦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石坚副教授等多位权威专家及项目核心成员参加了会议。
多方聚力开启危重症智慧医疗研发新征程
本项目由中南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同承担,旨在建设我国危重症大数据体系与分析平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源异构数据整合技术,构建危重症智能预警系统。同时,面向未来多模态融合、全感知智慧 ICU 建设实现危重症疾病监测、诊断和治疗模式创新,打造危重症患者全局监护系统与智慧诊疗平台。
项目团队将充分发挥在危重症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大数据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技术专长,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全力攻坚。在总体布局上突出“三位一体”的研究特色:首先,着力构建我国危重症大数据体系与分析平台,为后续科研与临床诊疗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其次,通过生物与信息融合(BT-IT)提升危重症多源数据的整合与转化能力,推动诊疗标准化与同质化体系建设;最后,依托多学科技术交叉,研发危重症患者全局智能监护设备,为临床救治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项目负责人吕奔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战略定位与实施路径。他指出,本项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打通大数据平台之间的壁垒,强化数据的转化利用,打造一个重症医学全局智能监护和决策辅助平台,提高我国危重症诊疗水平。吕奔教授同时强调,医学研究至少要做到“顶天立地”中的一方面,“顶天”就是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推动学科发展和人类进步,“立地”就是实现高质量成果转化,对一线临床实践带来革新。希望本项目能切实破解临床痛点,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更高效、更科学的解决方案。
神州医疗AI驱动助力危重症智慧诊疗升级
神州医疗作为课题参与单位及技术支持单位,将深度参与“危重症患者多模态分布式综合数据库建设及智慧诊疗平台的验证评价”和“基于生成式AI大模型的危重症智慧诊疗平台搭建及关键技术开发”两个课题的平台建设,利用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打造危重症智慧诊疗平台,实现对危重症患者的实时监测、精准诊断与智能管理。
神州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医学信息官弓孟春博士作为项目参与单位代表受邀参会,并就神州医疗深入开展大型医院多模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成式医学人工智能的创新经验作了重要分享,为项目的技术落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建设思路。
弓孟春博士介绍,目前神州医疗双引擎多模态大模型已为众多关键临床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已携手多家权威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先后联合国家慢性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研发中国慢性肾脏病综合管理大模型;联合北京协和医院打造医学教育大模型;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推出全球首个腹膜透析大模型;联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开发儿童肥胖管理大模型等。通过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大模型在严肃医疗场景的落地。
未来,随着BT-IT 深度融合实现危重症疾病监测预警、诊断和治疗模式的创新将成为现实,不仅为我国危重症智慧医疗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路径和“中国方案”,改善我国危重症医疗资源不足与同质化差的现状,助力实现“健康中国 2030”的战略目标,推动我国在全球智慧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